close

【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】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兩個月,後續的救災與安置工作成為各界關重點。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、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等單位5月23日舉辦第7屆「天然災害減災國際研習營」,討論疏散規劃與收容所管理等議題。並於25日邀請日本京都大學防災中心教授林春男,以日本大震災為題進行專題演講。



這次日本大地震影響範圍從岩手縣一直到千葉縣,全長1130公里,相當於3個台灣的長度。災難發生之初,日本設置了3千多個臨時安置收容中心,安置超過50萬災民,一直到災後2個月,仍有10幾萬的災民接受安置。

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陳亮全表示,八八風災重創南台灣,但比起日本,當時的安置中心數目不到一百個,安置人數也未滿1萬人。假使台灣發生大規模複合型災難,是否有能力進行安置工作,必須審慎思考。

林春男表示,由於多數的安置中心都位於學校內,而目前學校已經陸續恢復上課,雖然災民大多待在體育館等建築內,不影響學生的上課,但儘快的建立中繼安置屋,是日本政府的當務之急。

日本借鏡川震經驗

回顧2個月來的救災工作,林春男表示,日本救災主要由地方政府負責,中央則是協調溝通與分配資源的角色,但這次災難中,許多地方政府本身就是受難者,行政系統遭到癱瘓,根本無法負擔第一線的工作,必須依靠鄰近縣市的協助。他表示,日本正在考慮學習中國川震的經驗,由其他縣市來認養災區重建工作。

日本也有許多民間團體投入救災工作,不同於台灣,日本的每個縣市都有政府與民間組織溝通的窗口,民間團體進入災區前,必須透過這些窗口聯繫,了解災區的實際需求,再投入現場。

民間企業也幫了許多忙,由於地震與海嘯過後,許多道路的系統中斷,加上通訊設備的毀損,無法得知道路狀況。日本的汽車製造廠提供了客服系統的資訊給政府單位,透過這些客服中心的資訊,了解全國各地路況和道路毀損的程度,讓相關政府機關安排疏散與物資運送的路線。

確實演練應萬變

日本處於地震帶,平時學校都有防災訓練相關課程,林春男表示,這次災難看來,這些訓練其實都不足,不過這些訓練仍發揮一定效力。以釜石港地區為例,根據當地學校統計,僅有4名學生在這次災難中死亡,死亡人數這麼低,都要歸功於平時學生接受完整避災訓練。陳亮全也認為,台灣雖然長年都有防災演習等活動,但多流於形式,如何落實防災訓練,也是這次日本震災對台灣的提醒。

除了地震與海嘯帶來的衝擊,日本也因為福島核電廠發生氫爆意外,造成嚴重輻射污染。林春男指出,雖然政府表示福島核電廠失事,肇因於海嘯強度超乎預期,但實際上福島地區受到海嘯侵襲的損傷程度並不如其他地方嚴重,反而其他海嘯嚴重地區的核電廠並未出事,因此核電場意外的原因,還需要更深入釐清。

地震發生後,日本預計將花上30兆日圓進行重建工作,重建經費是台灣921和八八風災的上百倍。陳亮全表示台灣應該檢討過去碰到一次災難,便設置一個暫行條例的做法,思考穩定的災後重建財務規劃和災害保險等問題,避免災難發生後措手不及。

文章來源: 台灣立報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ebphone72 的頭像
    webphone72

    網路電話產業報導

    webphone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